用档案找回失落的企业历史
在现今所有地方志和烟草行业志中,长沙卷烟厂的前身,均记载为1947年由资本家黄志新等人于长沙市上碧湘街成立的欧亚烟厂。2022年4月,湖南省委主要领导在该厂调研时偶然问到了工厂最早的品牌,这引发了该厂对于早期历史的探寻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作为负责此事的企业年鉴主编,我逐渐对原来记载的建厂时间产生了怀疑。为了找到更多证据,我来到湖南省档案馆查阅与民国时期湖南烟草业发展有关的档案。
1938年11月13日,一场震惊中外的“文夕大火”将长沙这座历史名城化为焦土。原本支撑长沙经济的机器制米、刺绣、绸缎等产业悉数被毁。此后5年多时间,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,长沙的卷烟业蓬勃兴起,不但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并一跃成为全国卷烟业的重要中心,其所提供的税收,在1943年排名全国第一,成为湘省抗战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。
大火后,在最早成立的烟厂中,有一家名为华湘烟厂的手工卷烟厂,这家工厂的创始人员是一群社会底层商贩,他们在大火后受周恩来组织的“长沙大火善后突击队”的发动,从城郊进城卖菜,为灾民提供基本生存物资。在灾后形势基本稳定下来的1938年12月,他们看到开办烟厂的商机,在没有机器设备的条件下,组织难民开始生产自救。由于坚韧不拔和经营得当,在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下,他们逐步发展壮大成湖南的一家重要机器卷烟厂,并于1941年、1942年两次向湖南省建设厅申请成立华湘烟草股份有限公司,自此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。
1944年长沙沦陷,华湘烟厂随着成千上万的难民南下,经衡阳、永州到广西桂林、柳州,一路颠沛流离,最终于当年年底到达烟叶产区黔南贵定。在贵州贵定县,由于掌握了优质的原料资源,该厂迅速重整旗鼓,不仅拥有了烟厂,还兴办了烟机厂、物流车队,在南方各省建立起烟行,其产品经广州、香港出口到南洋各国。为了建成跨国集团,与世界烟草巨头英美烟草公司抗衡,该公司于1946年更名欧亚烟草公司,并于1948年派公司副总经理黄志新回长沙开办长沙欧亚烟厂。
这段历史在贵州的史籍中有零星记载,体现出民国时期湖南烟商对于贵州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重要作用,但却在湘省史籍中消失无踪。在查到一些线索之后,我对湖南省档案馆所藏的民国湖南省建设厅档案进行了细致、全面的梳理,查找到了华湘烟厂在1941年、1942年两次申请成立公司的完整的原始档案。这些档案是现今能找到的与华湘烟厂有关最早的原始档案,为长沙卷烟厂还原建厂历史到1938年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撑。档案中提到公司成立的缘由是“提倡国产手工卷烟业及救济难民和失业工人”,这充分证明了早期工厂创业者产业报国的初心,也为现在长沙卷烟厂弘扬亚博im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。
抗战时期长沙卷烟工业的发展,是现代湖南成为烟草大省、湖南卷烟工业位列行业先进的根源。在湖南省档案馆还有很多当时其它烟厂的有关档案,这些档案除了保存在民国湖南省建设厅的档案中,也还散见于其它政府部门档案。得益于湖南省档案馆对《湖南华湘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呈请书》等原始资料的完善保存,经过深入挖掘和研究,长沙卷烟厂的建厂历史提前了7年,民国时期湖南烟草业的全景也得到更好的还原。
长沙卷烟厂 廖劼
湖南省档案馆通讯员罗艳